振兴大业,人才为本。沈阳市始终将人才作为振兴发展第一资源,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是将大学生等青年人才视作城市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出台“兴沈英才计划”“青年人才专项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包”,持续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支持力度,吸引集聚高校毕业生呈现出良好态势,2022年共有15.2万名学子来沈留沈,为沈阳振兴发展储备了良好的人才资源。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奋力推动沈阳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我们迫切需要一支规模更大、结构更优、素质更高的人才队伍。为此,沈阳市聚焦最有活力、最具闯劲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制定实施“莘莘学子 逐梦沈阳”专项行动,从2023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吸引集聚50万高校毕业生来沈创新创业。同步制定出台《沈阳市吸引集聚高校毕业生“莘莘学子 逐梦沈阳”专项行动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政策措施》),打响沈阳专项行动品牌,为沈阳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承载区、人才宜居宜业示范区和区域人才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措施》聚焦高校毕业生关心关注的平台载体、创新创业环境、生活成本、服务环境等方面,提出了30条具体措施,做到“精准滴灌、靶向施策”。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向大家作以简要解读。


【资料图】

一是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高素质青年人才培养。进一步将资金、项目、资源向高素质青年人才倾斜。突出政策叠加,明确提出省、市同类支持政策可兼报兼得,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可同时享受省、市政策叠加支持。

●对于获得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计划等项目资助的青年人才,沈阳市按照省资助标准给予1:1经费配套。

●助力科研攻关,鼓励支持40周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开展课题研究和项目攻关,给予最高50万元项目经费、10万元奖励。

●加大博士后招引力度,对进入博士后工作站从事科学研究、出站后到企业工作的博士后,给予最高40万元资助。

二是加大高校毕业生留沈来沈就业创业支持。沈阳对高校毕业生提供诚意满满的资助和扶持。

●在普惠性政策支持方面,进一步优化完善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等普惠性支持政策,扩大受益人群、降低申请门槛、提高补贴金额,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享受政策红利。

●在就业创业指导方面,通过支持驻沈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建设、高质量办好大学生创业学院、组织实施“双营计划”、创建大学生创业园等举措,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在促进项目成果转化方面,对获得国家级创业大赛金银铜奖或前三名大学生创业项目,在我市落地转化的可免于评审、直接享受最高50万元项目无偿资助。

三是拓宽高校毕业生留沈来沈就业渠道。推动“政、校、企”三个方面聚力发力,多方联动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在政府引领示范方面,稳定基础教育教师和基层医疗卫生岗位招聘规模、统筹社区工作者岗位需求,加大高校毕业生招聘力度,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工作。

●在支持高校方面,推动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每年根据毕业生留沈情况,给予高校最高40万元奖励。

●在支持企业方面,通过发放社保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企业与驻沈高校、职业院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按接收学员数量给予企业奖励。

四是做优高校毕业生留沈来沈服务保障。通过竭尽所能提供优质服务,让高校毕业生在沈阳更有温暖、有尊严、有事业、有希望。

●在政务服务上,建设沈阳市数字化人才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人才政策和服务“一网通办”,实现政策即申即办、即申即享,为人才提供便捷服务。

●在宜居宜业上,加大人才住房筹建力度,实现每年7.5万套住房保障能力,以风景、人文、时尚为要素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以平台、环境、新经济为重点建设人才成长型城市,为高校毕业生打造生活、运动、社交的新平台,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在环境打造上,把每年5月第3周确定为沈阳市大学生“双创周”,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市领导带队到高校开展政策宣讲、人才对接等活动,推介我市人才政策、展示沈阳创新成果、营造拴心留人发展环境。

奋进新时代、逐梦正当时。今天的沈阳,处于厚积薄发、蓄势突破的关键时期,广大莘莘学子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在此,我们诚挚相邀,莘莘学子来沈留沈、共享沈阳广阔发展空间、火热的创业沃土。我们热切期待,莘莘学子与沈阳振兴发展同行,共创共享奋力推进沈阳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火热事业和美好硕果。我们更加相信,一切有激情、有追求的莘莘学子,一定会在“沈水之阳”逐梦圆梦、绽放精彩。

市科技局局长李莹介绍情况

这次沈阳市制定的吸引集聚高校毕业生的若干政策,在聚焦拓宽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通道、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转化成果和创新创业等方面,将进一步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能力。

为让社会各界和青年科技人才更好地了解政策内容,我将有关政策制定情况,向大家做以简要介绍。

一是完善青年科技人才梯度培育体系

青年科技人才是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是创新沈阳建设的后劲底蕴。本次政策强化了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梯度培养措施。比如——

●实施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优秀青年基金计划),每年支持10名左右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人才,给予每人50万元科研经费,强化全市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实施拔尖青年科技人才项目,按照“四个面向”方向,每年支持20名左右35岁以下青年人才,给予每人30万元科研经费,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创中心培育一批具有创新影响力和引领力的青年人才;

●实施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项目,每年支持70名左右40岁以下青年人才,给予每人10万元科研经费,培养一批承担重大科技任务或重点攻关课题、具备较强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

●实施留学回国青年科技人才项目,每年支持5—10名留学回国人员开展创新,给予10万元科研经费,吸引海归人才创新创业。

●每年将为400名左右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博士启动基金项目中的青年人才给予配套奖励,形成“金字塔”型青年科技人才培育体系,逐步培养造就一支与我市经济社会、科技创新发展相匹配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二是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转化成果

政策聚焦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在服务沈阳高质量发展中施展才华、实现价值,加大对转化科技成果、创新创业、促进科技经济融合的支持力度。比如,对“带土移植”引进青年人才创办企业的,在前2年启动阶段,最高享受1000万元资金补助;在发展阶段,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将按照一定比例享受奖励,最高可达2000万元。

同时,我们积极搭建青年人才创业平台,在不久前制定的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的人才政策中,给予大学科技园在急需紧缺人才评价、创业项目评审、经营管理人才灵活认定等事项的绿色通道,促进青年人才依托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

三是着力为青年科技人才松绑减负

政策进一步丰富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路径和支持方式,旨在让青年人才潜心科研、安心科研,减少事务性负担及非必要管理环节。比如,在原来需经评审推荐等环节才能立项的基础上,探索配比奖励、免评即享方式,主要是对由青年人才承担的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博士启动资金项目按照省级到位资金1:1比例给予经费奖励。比如,对青年人才项目经费实行“包干制”,申报时不再编制资金预算,验收时不再进行专项审计,并推行“负面清单”管理,给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持续减轻事务性负担。

沈阳在国家科技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肩负着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工业安全的“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在沈阳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中,实现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时代中,我们对青年科技人才始终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我们特别需要青年学子们的智慧和力量、激情和干劲。我们会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丰富的科教资源、平台载体和产业发展空间。我们会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和更有力的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安心、专心、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支持青年人才在创新沈阳建设中挑大梁、当主角。

市人力资源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主任李建国介绍情况

在全省“百万学子留辽来辽”专项行动的部署下,我市发布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惠及面最广的 “莘莘学子 逐梦沈阳”专项行动,市人社局推出普惠青年人才政策举措60余项,形成了特色鲜明、城市领先的全周期、全链条、全覆盖政策体系,以惜才如金、求贤若渴的姿态对广大青年敞开大门,欢迎各位青年人才来沈留沈。

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对就业工作是压力,但对于城市发展和人才成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和发展动力。青年才俊能够激活城市发展、激发创业活力、引领思想进步、带动消费升级,留住青年就是留住城市的未来。

今年开始,我市计划每年吸引16万名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就业创业,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活动2000场次,多渠道提供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20万个。围绕优化青年人才“引、育、留、用”的各个环节,市人社部门将重点做好青年人才舒心就业、人才集聚、培育成长、融合发展四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打造青年人才舒心就业创业示范地

一是在生活宜居方面创造优越条件。生活补贴升级加码,实施降门槛、扩范围、提标准三步走,即降低生活补贴申请门槛,取消“首次就业”“完成就业登记”等限制;扩大生活补贴人群,将大专毕业生、在沈事业单位、定向选调生、技能人才纳入补贴范围,对在沈就业创业的博士、硕士、本专科生给予最长3年每年最高3万元的生活补贴,对具有国家三级以上职业资格的技能人才,给予最长3年每年最高1.2万元的生活补贴;提高生活补贴标准,对在县域地区工作的每月增加200元,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在我市“老字号”“原字号”产业领域生产一线或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的每月上浮10%。居住保障提质扩容,对毕业5年内在沈企业和事业单位就业的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含定向选调生),分别给予7万元、4万元、2万元的首次购房补贴,若到县域地区工作的,还可领取2000元专项安家费;对企业新引进获国家级奖项的青年高技能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购房补贴。人才公寓对青年人才提供最长3年租金减免;人才驿站对外地青年提供最长15天免费入住。

二是在创业创新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按不同类型给予创业场地(租)补贴、创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其中大学生最高创业担保贷款20万元、合伙经营最高贷款10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贷款300万元。对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或驻沈高校在校生,在市级以上孵化平台以及“一城一园三区”范围内新创办企业的,给予5万-20万元无偿资助。每年择优选拔5名优秀大学生创业人才,给予30万元扶持资金。对在国家部委举办的“中国创翼”“互联网+”“创青春”等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前三等奖并在沈落地的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的无偿资助。对高校毕业生、在校生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辽宁赛区)、“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中获前三等奖并在沈落地的项目,给予最高20万元的无偿资助。对沈阳海智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前三等奖并在沈落地的大学生项目,给予最高30万元的无偿资助。

二、着力打造高层次高素质青年人才集聚地

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振兴发展,对来沈的A、B、C类人才最高给予500万元奖励、100万元科研经费和“一事一议”解决首套购房;对来沈年薪30万元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分类分档给予3年资助。对在沈新设立的国家级、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资助;对来沈进入工作站的博士后给予最长两年每年10万元资助;对出站后到我市企业工作的博士后给予20万元生活补贴。对在企业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硕士,可免除限制考核直接认定相应职称;从事未来产业领域的,可引进并直接聘任相应专业技术岗。对企业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紧缺青年人才,最高给予30万元奖励;对在企业能够引领产业变革的青年优秀工程师,最高给予30万元奖励;对新获得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企业青年人才,最高给予5000元技能提升培训补贴。广泛挖掘、培养、选树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典型,加大省级就业创业先进奖中高校毕业生的推荐力度。

三、着力打造促进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新高地

一是支持院校培育青年。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前5所院校,给予最高40万元奖励。发挥事业编制蓄水池作用,事业单位招聘计划每年30%的比例用于专项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和择业期内未就业毕业生。建立全市统一的大学生创业导师库,创业导师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中,每结对1名大学生或1个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创业辅导的,给予2000元综合性补贴。

二是支持企业吸纳青年。对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扩岗补助、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等。对企业签订人才定向培养协议的,按照订单学员人数给予奖励。对企业面向技能岗位新招录高校毕业生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的,给予培训机构每人最高6000元的培训补贴。

三是支持基层引进青年。稳步实施“三支一扶”“基层公共服务岗位”等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向基层或县域地区流动。鼓励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就业见习、实习岗位,每年募集一批高质量见习岗位,按规定给予企业见习补贴、示范基地一次性奖补。

四是支持社会扶持青年。对经认定的市级大学生创业园,给予每家50万元的一次性建园资助;对包括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在内的大学生创业园,给予基本运营和公共服务等实际支出补助。对省内毕业后三年内未就业及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开展3-6月的免费专业转换培训,给予培训机构每人每月最高2000元的培训补贴。对社会力量开展大学生等青年人才创业培训的,择优评选5家给予10万元奖励。

四、着力打造城市携手青年融合发展探索地

不断提升青年对城市的体验感、融入感和荣誉感,组织市区两级领导带队,到清华、北大、上交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展“招才引智”和“百校千企”人才对接系列活动,实施“五送进校园”“万名学子沈阳行”等十项进高校行动,递出具有“沈阳诚意”的闪亮名片。依托“沈阳业市”舒心就业服务平台,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就业协议书盖章、离校后报到等程序,推行高校毕业生6个月内体检结果互认措施,尽可能的简化高校毕业生求职程序。推行“一码”“一窗”“一网通办”制度,“三直一快”落实青年人才政策补贴“即申即办”“即申即享”,加快“政策找人”“服务找人”进程。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发放“新阳卡”,通过推送景点门票、电子消费券、优惠券,开展“彩虹跑”“校园音乐会”等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吸引全国大学生沉浸式感受沈阳吃、住、行、玩各个领域。每年5月第三周开展沈阳市大学生“双创周”活动,同步启动沈阳市创业创新大赛,设立6条赛道,征集项目1000个,吸引创业者1万名,筛选并跟踪扶持优秀创业项目50个。开展沈阳市创业创新论坛暨大学生“双创”周末度假营活动,采取“论坛+创业项目交流展示+专家现场指导”的形式,打造“可学、可玩、可吃、可逛”的度假式创业文化周末,吸引创业者沉浸式感受我市浓厚创业氛围。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劳动者的智慧投入和心情舒畅,城市,既要有刚性扩张的壮美,也要有柔性关怀的温暖。全市人社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契机,完善政策、创新服务、优化环境,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吸引更多青年向往沈阳、扎根沈阳、圆梦沈阳,在新时代辽宁振兴、沈阳振兴“辽沈战役”中展现青春风采,实现人生价值!

团市委副书记任大林介绍情况

我将围绕组织实施“双营计划”创业培训项目,高质量办好沈阳市大学生创业学院,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团市委牢牢把握为党育人的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沈阳市“莘莘学子、逐梦沈阳”专项行动部署,制定出台《沈阳市大学生创业学院认定及评估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启动沈阳市创业学院认定评估,深入实施“双营计划”创业培训项目,即: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和大学生创业实践营。《细则》中明确要求:被认定为沈阳市大学生创业学院的单位要组织实施“双营计划”,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经过考察选拔的学员将与创业导师结对,接受“一对一”创业实践辅导。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人才队伍中极具创新创业能力、活力和潜力的重要群体。近年来,团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开展大学生见习实习“扬帆计划”、“百校千岗”就业活动、“创青春”“挑战杯”大赛、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等工作,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在沈就业创业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驻沈高校毕业生的留沈率逐年提高。当前,沈阳已经进入蓄势腾飞的新时期,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任务书和作战图已经绘就,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号角已经吹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培训工作也面临着全新形势和更高要求。“双营计划”将为广大创业青年提供更好的服务、更优的环境、更佳的舞台,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沈阳精彩出彩、筑梦圆梦,实现青年与沈阳的“双向奔赴”。

我们将重点从三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是精准化选配师资力量。鼓励推动相关高校聘请各行业优秀人才和领军人物担任创新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打造包含创新创业教师、相关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高管、创投机构从业人员在内的不少于30人的导师团队。同时,更加注重实战经验,要求教师队伍中校外导师比例不低于30%,切实为创业学生提供专业化创业辅导、创业咨询等服务。

二是系统化完善课程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创新性实践。其中,理论教学部分包含沈阳市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沈阳市优化服务人才发展生态政策解读、投资人视角下的创业项目评价、科技成果转化操作实务与案例解析等内容,并随着我市产业结构发展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实践教学部分则更加注重解决创业人才的个性问题,特别是针对解决大学生创业初期面临的工商注册流程及前期准备、商业模式规划、市场营销布局等常见问题,突出实用性和适用性。

三是科学化配备资金支持。本次挂牌的沈阳市大学生创业学院将按照“双营计划”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估,按照评估等次进行补贴,其中A等10个、B等20个,将分别给予10万元和5万元补贴,全市共计200万元。补贴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按1:1的比例共同承担,由市财政先行全额垫付,保证项目的连续性,促进更多创业项目成果实现落地转化。

以上就是“双营计划”有关情况的介绍。团市委将通过该项目的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创业青年培训服务体系,为沈阳加快建设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推动沈阳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贡献更多“青创”力量。

发布会上还回答了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问:请问一下,目前沈阳市的创新环境、创新载体建设情况如何,对各类青年学子们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答:市科技局局长李莹:沈阳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目前正在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沈阳市有着“共和国长子”“东方鲁尔”的美誉,回望历史,创新始终是沈阳的文化,创业始终是沈阳的基因!这里曾经制造出新中国的第一枚金属国徽,生产出第一台变压器、空气压缩机、金属切削车床等。这里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是当代青年学子们就业创业、大有可为的优选之地。

我们有高等院校45所,独立科研机构56个,中科院沈阳分院的5个科研机构坐落于此;有各级创新平台1457个,在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领域研发优势突出。既有601、606、626、47所等一批国防军工领域的顶尖科研院所,又有举全省、全市之力建设的辽宁材料实验室、辽河实验室等高水平的人才承载平台,还有“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端装备轻合金铸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71个国家级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这些优质的科教资源,将为已积累一定科研经验以及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学子们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沈阳重点发展“5+3+7+5”产业链,特别是8个重点产业链加速推进,以沈飞、黎明为代表的航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以沈鼓、机床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产业生机勃勃,以富创、芯源、拓荆为代表的IC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军企业争相涌现,还有1万5千多家的科技型企业,将为各位青年才俊提供理想的工作基础、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

我们着力打造的12个头部企业配套园区和24个特色园区,遍布全市的240家创新创业载体和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种子基金,是集聚拥有创新创业梦想的青年学子们的有效依托和保障;我们不断完善容错机制、增强包容性、改进服务水平,为大家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问:我关注到全国2023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158万人,创了历史新纪录,一大批高校毕业生涌入就业大军当中,考公热度也在持续攀升,想问一下市人社局的领导,今年我市事业单位招聘有什么计划。

答:市人力资源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主任李建国:就像刚才所介绍的,我市事业单位招聘计划,每年都会拿出不低于30%的比例用于专项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近三年,事业单位招聘设置了约4000个应届高校毕业生岗位,极大程度满足了应届高校毕业生投身服务人民、扎根基层的愿望,针对今年持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规模,我市计划拿出40%的事业单位招聘岗位专门应对这一趋势。另外也想强调一下,我市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点领域的就业岗位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干的广阔空间,就业见习、三支一扶、基层公共服务等计划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优质的就业缓冲空间,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也比较大,广大青年在我市就业创业是多元化的,可以在众多领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机遇和平台。

问:请问“双营计划”如何能够吸引汇聚更多青年学子来沈留沈,为振兴新突破提供更多青年人才支撑?

答:团市委副书记任大林:一直以来,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年成长,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全力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促进“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近年来,各地越来越重视招引青年创业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抢人大战”不断升温,广大青年的发展环境也越来越好。我们将通过“双营计划”帮助青年解决难题、支持青年奋斗拼搏,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来沈留沈。

实施“双营计划”,我们将更加聚焦高质量发展,让更多青年感受沈阳振兴发展的强劲动力。“双营计划”创业培训项目是我们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的创新举措,也是推动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的重要载体。通过实施“双营计划”,将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服务链条,增加对青年创新创业的优质供给,让青年创业与城市发展深度“对话”,切实唤起青年与城市的情感共鸣。

实施“双营计划”,我们将更加重视青年人才成长,让更多青年感受成为“城市合伙人”的变化。我们将全力支持青年群体创新创业,以此创造更多青年就业增长点,为青年提供择业体验、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等服务,让他们安心择业、积极就业、提升专业、无惧创业。未来,随着“双营计划”的持续开展,我们还会不断丰富服务内容,立足沈阳青年实际需求,联动各方力量,形成爱才、引才、育才、用才的人才工作机制,打造富有活力的青年人才发展生态。

实施“双营计划”,我们将加大真金白银投入力度,让更多青年感受沈阳爱才惜才的满满诚意。每年除了200万元的资金补贴支持外,我们还会对学校创新创业孵化、招生就业指导给予相应的补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也会享受到资金、场地、租住等方面的补贴。同时,我们还将围绕风景、人文、时尚等元素推动青年友好型街区建设,全力构建可供广大青年沉浸体验、社交互动、打卡消费、生活服务、进阶成长的新地标和栖息地,为青年人才提供优质的创业、工作、生活空间载体,最大程度体现我们欢迎青年人才来沈留沈的诚心实意。

(来源:沈阳发布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