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版《八角笼中》:他带着一群乡村孩子KO出220个冠军

近日,电影《八角笼中》引发热议,该电影讲述了王宝强扮演的搏击教练带领一群来自山区的小孩练习综合格斗,希望改变命运的故事。

实际上重庆也有类似的故事:退役的重庆拳击选手曹二京,从2004年开始扎根江津体校,带领一群来自乡村的小孩,从零基础开始练拳击,最后实现了逆袭。其中最出名的队员付明科不仅夺得全国冠军,还成为了首位夺得全运会奖牌(银牌)的重庆本土拳击选手。据不完全统计,曹二京训练的小孩在重庆市青少年拳击锦标赛、重庆市拳击冠军赛、重庆市运动会等市内比赛中夺得冠军209个,在全国青年拳击锦标赛、全国拳击锦标赛、全国拳击冠军赛等全国赛事中夺得冠军11个,19年时间里共计夺得220个冠军。

▲部分获奖名单。


(资料图片)

6月16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前往江津区体育馆,和曹二京以及他的同事、弟子们聊起了这个扎根青训19年,带领乡村小孩挥拳追梦的故事。

▲曹二京亲自示范。

戛然而止的冠军梦

6月16日下午5点10分,上游新闻记者走进江津体育馆的拳击馆,发现拳馆虽小五脏俱全:既有打实战用的擂台,也有沙袋、战绳、杠铃等训练装备。20多名队员在主教练曹二京的带领下做热身运动。

“动起来!用力活动开!”在曹二京大声提醒下,队员们都很认真。这样日复一日的训练,他一带就是19年,培养出了付明科、王禹、古云云、郑棚升等优秀运动员。

▲曹二京亲自示范。

鲜为人知的是,曹二京并非重庆本地人,而是江苏人。他是重庆拳击队总教练李同建从外地选中的第一批弟子,曾在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拳王争霸赛中夺得西南地区冠军,因此在队内有“西南拳王”的美誉,但他的拳击生涯在2001年戛然而止。

提到2001年的因伤退役,曹二京坦言:“谁都没有想到我会因为一场足球比赛退役,当时我刚拿了‘西南拳王’,九运会预选赛也是顺利出线,无论是技术还是心理都处于上升期,期待着九运会好好发挥。预选赛打完后,我周末去踢足球放松,没想到意外受伤导致视网膜脱落。这种伤对于拳击选手来说是致命的,我不仅错过了九运会,还葬送了职业生涯,所以现在我都提醒我的队员平时不要做危险的事情。”

2001年,接受了眼部手术的曹二京陷入了迷茫,不知道未来该干嘛。这时候恩师李同建提供了帮助,据曹二京回忆:“当时师傅(李同建)让我安心养病,自己拿不了冠军就培养冠军。”伤愈之后,曹二京的身份从参赛选手变成了二线队教练。

在重庆市拳击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后,曹二京2004年选择了到区县(江津区)教拳。为何这样选择?曹二京解释道:“一是恩师的建议,重庆本土缺少拳击好苗子(当时没有重庆籍拳击冠军),他希望我们扎根基层去抓青训;二是我自己没拿过全国冠军,也希望能培养弟子圆梦。”

▲这群来自乡村的队员参加市内比赛取得佳绩。

乡村小孩勇闯拳坛

2004年曹二京第一次来到江津体育馆的拳击馆,据他回忆:“当时拳击项目刚起步,拳击馆没有拳台,地面也没有平整,动作一大就会有扬起尘土,条件略显简陋。”

虽然场地条件有限,但江津体校的领导很重视拳击项目,助理教练李童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当时副校长黄建忠主动担任向导,开车拉着曹教练下乡选材。他们跑遍了江津所有的小学,也在乡村里找到了一些不错的苗子,比如在嘉平镇招到了郑棚升,在柏林镇招到了付明科……”

▲付明科(中)是首位夺得全运会奖牌(银牌)的重庆本土拳击选手。

在拳击馆有一面荣誉墙,记者发现出成绩的拳击队员几乎都是来自乡村。对此曹二京解释:“乡村小孩特别能吃苦,他们一般家庭条件有限,就想通过拳击改变命运,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都特别能扛,不会轻易放弃,很多都打出了成绩;相反很多城里的小孩招来以后,练几天吃不下苦,跟家长一抱怨,家长就让孩子退出了。以我现在带的一队为例,14名队员中只有1名是城里的,其他13人都是来自乡村,李教练带的二队情况也差不多。”

乡村小孩能吃苦的个性,也得到了重庆拳击队李同建的肯定,他曾表示:“2012年我在考察付明科时,发现他的协调性不是最好的那种,可我最后还是选了他。为什么?他有一点打动了我,那就是肯吃苦!每次正常训练完了,别的小孩都走了,可他自己还会加练;打比赛别的小孩子都放弃了,他却有一种打不倒我就要跟你死磕到底的硬气。”

在众多参练的队员当中,一名穿着白色T恤、深色长裤的队员被曹二京指点了多次,这名队员叫付明康,和付明科名字很像,难道是兄弟?曹二京肯定了记者的猜测:“是的,他是付明科的亲弟弟。付明科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妈妈患癌症去世了,爸爸希望儿子们都有出息。付明科2019年夺得全国拳击冠军赛63公斤级冠军后,付爸爸希望弟弟也能练拳击,我们对弟弟进行了测试,发现潜力不错,所以2020年将他招入队中。”

▲付明康(白衣)是重庆知名拳击运动员付明科的亲弟弟。

柏林镇距离江津体育馆78公里,靠公共交通无法直接到家,所以付明康基本是宿舍-学校-训练馆三点一线的生活。他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我在江津田家炳中学读初一,平时我都是每天6点半起床,到学校上学;下午5点来拳击馆训练,训练两小时后回学校上晚自习,晚上9点半回宿舍睡觉。我只有国庆、春节等大假时才回家。”

曹二京的训练非常严格,队员们对练的时候,他要求戴上拳套、牙套、头盔。队员们打得很认真,多次出现了拳打到头盔、身上的情况,可无论男队员还是女队员都没一人叫苦,甚至连一点停顿都没有,显然这样的训练他们已经习以为常。

即将在今年下半年迎来首场正式比赛的付明康表示:“教练经常说‘平时多流汗,比赛就少流血’。我希望刻苦训练,取得开门红,能像我哥那样打出一片天地。”

▲训练中的付明康(白衣)。

拳击让他们终身受益

聊起最近几年的训练情况,曹二京说:“2004年去小学招队员时,有很多家长听说是练拳击,就担心孩子因训练受伤或影响学习,结果选好的小学生都不来了,一年下来只留下了8名队员。”

这样的情况随着拳击队取得成绩逐渐改变,一旁的李童介绍:“现在我们出去打市内青少年比赛,多个级别都是冠军,还向重庆拳击队输送了多名队员,付明科更是取得了佳绩,所以现在江津很多小学都和我们合作,开展了拳击训练,选人比以前容易多了。现在每年就通过冬令营和夏令营选人,进队之前还会考文化课,确保队员们能够练拳、学习两不误。”

因为在青训方面成绩出色,曹二京曾获得重庆市体育局颁发的教练员金质奖章,对此他表示:“获得金质奖章肯定高兴,但我更高兴的是队员们有好的出路。比如今年我们有4名来自乡村的高三队员,通过参加体育特长生考试,考上了南京体院、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即便他们不能成为职业拳手,拳击也成为了他们终身受益的运动项目。”

▲曹二京曾获得重庆市体育局颁发的教练员金质奖章。图片来源/重庆市体育局官网

听到教练说起师兄师姐今年提前被大学录取,付明康羡慕不已,他表示:“今年代师兄、杨师姐等师兄师姐凭借拳击特长生考上了大学,我哥哥(付明科)也是凭借拳击取得冠军,在西南大学读的大学,真的很羡慕他们!我学习成绩不大好,只有在拳击上加把劲,争取进专业队,或者用拳击考上大学!”

上游新闻记者 赵映骥 

编辑:邹渝

责编:王蓉

审核:冯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