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

2、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资料图)

3、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

4、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5、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7、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

8、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

9、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

10、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

11、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12、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

13、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14、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

15、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

16、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

17、“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

18、<中庸>主题思想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

19、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0、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21、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22、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23、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2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5、”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26、“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27、“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

28、“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29、“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30、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31、莫见乎远,莫显乎微。

32、故君子慎其独也。

33、”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

34、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

35、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

36、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3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38、”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

39、“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40、”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

41、“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2、”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

43、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相信通过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每一本主要讲什么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