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步入8月,各大车企一月一度的销量榜单陆续公布。“放榜日”到来,各种排名方式也让人眼花缭乱,“交付量”、“销量”、“上牌量”、“上险量”,究竟哪种计算方式更具权威性?从目前各方曝光的数据来看,各车企销量基本都实现了大幅环比增长,但事实究竟如何呢?
是新瓶装旧酒,还是有了跨越式的变革
(相关资料图)
事实上,汽车销量的计算与车企的销售模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国内主流的汽车经销方式可大体分为两种,即经销商模式和直营模式。如我们所见,自1999年合资品牌成立了国内第一家4S店以来,此后各地各车企的4S店数量大幅激增,一度成为我国最主流的汽车销售渠道。直到2013年,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开启了直营模式的销售“新玩法”。
在销量计算上,经销商销量数据一般计算的是批发量和零售量,包括两方面,被经销商购买及预定作为库存所用车辆和车主当月实际买走的数量。7月3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显示,2023年7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8%,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8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显示的车辆流通情况与各车企榜单所显示并不一致。由此可见,一些以经销商模式售车的企业,虽然在各自发布的榜单数据上呈现上涨趋势,但整体来看依旧有大量库存,实际被消费者入手的车辆数量也不如数据所表现之繁荣。
与经销商销售模式不同,自特斯拉开创性地选择直营模式之后,大量新能源车企紧随其后,纷纷效仿。在这个新的模式下,车企能够避免大量堆积库存车,让车辆从生产线直接被送到用户手中,真正实现了汽车产业零库存。这种直营模式,不仅避免了产能过剩的情况发生,也在引领改变行业生态。相关数据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7月交付64285辆电动车,同比增长128%,至此,特斯拉上海工厂今年累计交付量超过54万辆。
榜单里的数据和跑在路上的车,谁才是真实的
除实际交付量以外,上险量也是判断车辆销量较为准确的依据。由于我国的相关规定汽车必须购买交强险才能上路,因此保险监管机构的上险量统计,也较有说服力。以特斯拉为例,根据湖南省汽车商会发布的数据,特斯拉在今年上半年长沙乘用车新车上险中排名种,以3808辆的数据排名第二。同时,从全国范围来看,今年上半年特斯拉ModelY的上险量在国内纯电车型中排名第一。因此,直营模式让新能源车直观地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使销量不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数字。
除了避免库存积压外,特斯拉所引领的直营模式也为车主降低三大成本:购车成本、使用成本和时间成本。其模式解决了经销商模式下“一店一价,多店比价”的问题,售价全国统一,线上简单操作即可下单,避免“中间商赚差价”,极大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同时,作为直营模式中重要的售后环节,因为非4S店委托服务,车主只需要根据建议按需选择保养内容即可,大大节省了使用成本。并且此类企业通常也拥有线上服务的优势,车主到店前可提前授权工作人员进行远程诊断,到店便可以开始维保车辆,有效缩短了售后时长。
数据上的繁荣究竟是真进步,还是饮鸩止渴
近年来,花式展示数据似乎已成为部分车企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时间维度上,“周榜”、“月榜”、“季度榜”等各种统计让人眼花缭乱,仿佛第一时间发布销量,就可以获得流量的倾斜。同时,为了让自家车辆榜上有名,拔得头筹,部分车企在榜单类型划分上也是费尽心思,“造车新势力排行”、“纯电SUV排行”、“紧凑型车辆排行”等说法也让消费者难以区分。然而数据就能代表事实吗?这些看似优异的成绩背后,是车企销量的真繁荣,还是一种博取眼球的营销方式,其结果不言而喻。
新能源车作为推动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政策与环境的支持下迎来了迅猛发展。但在渗透率不断提升的同时,各车企也要意识到长期发展所要面对的挑战。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表示,抛开政策的激励,目前尚未形成完全靠市场力量来驱动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的格局。可见,为了长远目标的实现,各车企不断提升创新实力,降低成本才是关键所在。
举个例子:特斯拉在今年第二季度投入了用高达9.43亿美元(约合68.15亿元人民币)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总支出的44%,同比增长了41%,相当于数家造车新势力研发费用之和。同时,为了吸引更多人加入新能源车主行列,也推出全新购车激励,订购Model 3或Model Y购车人可享3500元引荐奖励用于抵扣尾款。
这种直接让利消费者的行为能够实现,正是由于其极佳的成本控制。而营销费用高必然带来研发技术等方面投入的减少,如果厂家都把资源和精力放在营销手段上,希望通过一时的宣传博取关注,刺激销量,无异于饮鸩止渴,恰恰不利于行业技术革新及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