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无模式的课堂


(相关资料图)

刘向军

有没有哪位老师认为自己的课堂没有模式,从来也不知道什么是模式,从来也没有实行过什么模式呢?

当然有!并且大有人在,包括那些教学成绩优秀甚至永远是年级学科成绩第一的老师。

真没有自己的模式吗?

当然不是!人人都有自己的模式,无论是高效的还是低效的,无论是片面的还是全面的,无论是意识到了的还是没有意识到了的,无论是有过总结提炼的还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随意式的。

教学成绩不理想而工作勤奋的老师就没有自己的模式吗?

当然有!只是他自己意识不到,或者虽有意识却不知道怎么改,或者因为习惯使然而懒得改。

没有模式的课堂是不存在的,没有模式的学科是不存在的,没有模式的教师也是不存在的。没有模式的教学原本就不存在,只有还没有意识到的模式,还没有总结出来的模式,还没有明确的模式,还没有以一贯之的模式。

模式可能表现为某种理论主张,比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比如“一得四清,得得相连”,模式也可能为表现为某种更具操作性的方法或环节,比如“6+1”模式,比如“271”模式,比如“3+1”模式。

提出模式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哪些老师学习和改变呢?提出模式的核心目的就是希望让学生人人都学习,人人都提高,人人都掌握,说到底就是“落实”二字。所有的模式首先是让那些教学缺少经验、教学缺少方法、教学业绩不理想的教师学习改变的。

那些教学成绩向来名列第一的教师,他在教学过程中一定具备了某种高效教学理论和某种高效教学模式中的一部分或者多数甚至全部的理念和行动,不过是他们常常缺乏模式总结与提炼的自觉罢了。而且,这类优秀老师普遍地有两大绝招模式:严,我的课堂上没有一个学生敢走神;实,最后一名学生如果掌握不了,走到哪我追到哪。——一个老师可以没有任何所谓的模式,但只要有了“严”和“实”这两个字,已经足以胜过百分之九十的老师了。

还有比“严谨求实”更高明的模式吗?

有的。

对靠“严”和“实”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来说,依然有许多高效教学的元素没有被调用,没有被充分激活。所以“艺无止境”这绝非空谈,正如于漪先生所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模式不是枷锁,是一种科学规范,是一种提高途径,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手段,是一种走向教学自由的必由途径。

一切高效教学模式最根本的追求就是让教学落实发生在每堂课上的每一个孩子身上。模式常被简洁地表达为“几加几”,但又远不止于“几加几”。

无法输出模式的优秀是经验层面的优秀,能够输出模式的优秀是名师、名校长层面的优秀。

不用排斥模式,而要亲近模式,更要主动运用和创造模式。模式的自觉,就是教学的自觉;模式的成熟,就是教学的成熟;模式的突破,就是教学的突破。在经过若干时间的教学实践之后,每个教师都应该自豪地概括和讲述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023.8.31


关键词: